中秋之夜人团圆,叶已纷飞情义绵

发布时间:2019-09-13 09:03:41 浏览次数:8472次


秋之洁爽,月之铅华,感叹嫦娥奔月的凄美,沉湎唐诗宋词的缠绵。读月中秋,尽是团圆的亲情与收获的喜悦。

年年中秋节,又见中秋月。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,每到这一天,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,纷纷赶回家中,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、把酒言欢。学校的学生在这一天放假与家人欢度中秋;教师们有的回家与亲人团聚,同样也有的还在继续加班工作。这时大家仰望苍穹,脑海中定会浮现起那优美的诗句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

在外的游子固然奔波劳苦,可在家中苦苦守候的父母同样等的心焦,为了游子能在家安度中秋,父母和家人也是提前好几天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。

有国才有家。一个个家庭在中秋阖家团圆的背后,是我们伟大祖国为我们做了坚实的后盾。同时,也有在中秋团圆之时还默默辛苦的劳动者们,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,就没有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。

所以,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向辛勤哺育我们的父母、培养的老师们和辛勤付出的劳动者们真诚说一声:您辛苦了!相信育华的学子们也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,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,为国家的建设,民族的振兴,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
下面让我们随明月在云中漫步,听她讲浪漫的古老传说。体会月中清露点朝夜,感受月亮带给我的美。

嫦娥奔月的传说。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,王母念后羿射日之功,赠不死仙药。嫦娥误吃了仙药后,无法在地面逗留,身子渐离地面,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去处。说来也巧,嫦娥抬头看见皎洁的月光,那么的亮,那么的白,便毫不犹豫向那轮圆月飞去。嫦娥升空后,随着引力减小,身体变轻,惶恐中想抓住什么压住身子,一时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喂养的白兔,便抱了起来。就这样,白兔随主人一起飞上月亮。中秋全家赏月之时,抬头会看见桂花树下那只可爱的兔子,便是这只白兔。

吴刚伐桂传说。中秋赏月之时,看到月儿上有些黑影,那便是吴刚伐桂。传说吴刚是天庭中一位粗鲁的天将,被嫦娥的美丽吸引。他不顾嫦娥拒绝,一次次跑到月宫纠缠。嫦娥不堪其扰,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,它枝条太长,今夜若能将它砍断?吴刚心领神会,抡起斧头便砍。一斧一斧又一斧,一直到今天,桂树枝总是砍不断。

时光飞旋,不应此曲有,已是天上人间。月光淡淡,心已鹤鸣,中国的中秋,同样也赋予了中国文人们最缤纷的想象色彩。古代文人墨客,更是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。有唐代白居易的“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”、宋朝苏轼的“此生此夜不好长,明月明年何处看”,还有明朝徐有贞的“阴晴圆缺都休说,且喜人间好时节”……看月光,幽思绪,中秋月圆之夜,寸心远表,自是一番不同风。

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。中秋一词,最早见于《周礼》,《礼记·月令》上说:“仲秋之月养衰老,行糜粥饮食”。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。《礼记》上记载:“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”,夕月就是祭月亮,说明早在春秋时代,帝王就已开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,逐步传到民间。

第二种说法是和农业生产有关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。“秋”字的解释是:“庄稼成熟曰秋”。八月中秋,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,农民为了庆祝丰收,表达喜悦的心情,就以“中秋”这天作为节日。“中秋”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,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,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,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“秋报”遗传下来的习俗。

古往今来,人们一直对八月十五中秋月情有独钟。人们从春忙走来,顶着料峭的春风,在尚未解冻的土地上耕耘、灌溉,播下希望的种子;又顶着炎炎烈日,进行精心的田间管理,每一粒米,每一棵菜,每一颗果,都是“汗滴禾下土”的收获。于是,人们相约八月十五,一起庆贺丰收的喜悦。

我们育华中学的每一位学生也正处于人生的春天,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机会,把握今天。在春之际播下希望的种子,中秋收获团圆之际庆祝丰收的喜悦!

撰稿:高菲

图片、编辑:陈奕霏

审核:周黎霞



学校投诉电话:0310-7086007

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:0310-6269949

地址:邯郸市滏东北大街379号 邮编:056004

版权所有:邯郸市育华中学 备案号:冀ICP备14024175号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1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