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去看中华文学之美——育华中学初一年级语文组在行动

发布时间:2020-04-15 11:09:07 浏览次数:8003次


春风散去阴霾,万物迎来复苏。

四月,桃红李白,春和景明;四月,春光里的中国正在重启。疫情逐渐散去,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。

自疫情发生以来,育华中学功勋年级组全体教师在校领导、年级主任的领导下,精心备课,坚持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并重,语文教研组在配合空中课堂授课的同时,带领学生们领略中国文学的魅力。

或柔情婉约,或激昂慷慨,悠悠历史长河中,总有那么一段文字,让人刻骨铭心。诵一段文字,抒一份情怀,沿着文学的浅滩拾贝溯行,体味中国文学的馥郁芬芳。

中国文学发展的每个时期,都有代表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。王国维曾说:“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:楚之骚、汉之赋、六代之骈语、唐之诗、宋之词、元之曲,皆所谓一代之文学,而后世莫能继焉也。”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文学发展史,感受异彩纷呈的华夏篇章。

首先让我们走进《诗经》,去触摸那点点繁星。中华文学源远流长,但要论起鼻祖,多半绕不开《诗经》,作为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《诗经》共有300余篇,因此也被称作诗三百。其作品创作覆盖时间覆盖了从西周初年到东周春秋时期的近六百年,分为风雅颂三大类,既有周王朝官方背景的祭祖颂歌,也有大小贵族宴会的乐歌,更有大量反映生活主题的民歌。这些乐歌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群体的精神风貌,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,堪比一部宏大的上古时代纪录片。而诗经中广泛运用赋比兴等艺术表现手法,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,成为民族文化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孔夫子就有云,诗可以兴、可以观、可以群、可以怨,“迩之事父,远之事君”甚至发出不学诗无以言的感慨。

相比《诗经》诗经的纯美淡雅,中国文学的另一个源头《楚辞》则是瑰丽飘逸的,楚辞最早起源于楚地,是由屈原采用楚国方言,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的诗歌新体裁,因屈原的《离骚》著称于世,因此楚辞体又被称为骚体。

屈原因被人诬告而遭遇不幸,于是他写出了《离骚》,写出了《九歌》,写出了《九章》,他要给人看看他的态度:不流于俗。于是不能实现的,就在想象中描绘它;破灭的,在心灵中复原它;逝去的,在记忆中追逐他;宇宙永远没有回答,那就化作风,化作云,化作晨曦,化作晚霞……香草美人,气度雍雍。

当激昂的情感邂逅唐诗,纵有万句,进化作铁马金戈。岁岁燕丘,策马天下知多少;春秋几载,快意江湖寄山河,让我们,追随先人的步伐领略唐诗气韵。

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顶峰,盛世造就了无数的诗人,有诗仙李白、诗圣杜甫、诗佛王维、诗魔白居易。

在唐诗中,我们可以听王维唱阳关三叠,陪张九龄看海上明月,站在祖咏身旁盼望终南余雪。

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,再让李白带我一起帮助漂泊西南的杜甫漫卷诗书,在夜来风雨之后,同孟浩然一起担忧花落知多少。

岁月流转,宋词藏着千年的风请向我们诉说着它的风采。那一案晓月,荡出无尽的情感;那一弯残月,漾出无解的忧愁;那一曲箫音,吹散了唐风!千年宋词,浑然天成。

宋词中有浅吟低唱,温柔婉转的婉约派,代表人物有柳永、晏殊、李清照、周邦彦、秦观等,他们的词作风格绮丽,内容侧重儿女风情,有一种柔婉之美。

如柳永的: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留恋处,兰舟催发。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

宋词中也有大江东去,豪迈不羁的豪放派。代表人物有苏轼、辛弃疾、陆游等。他们的词作气象恢宏,不拘格律。

如苏轼的: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
走进宋词我们可以体会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的从容;感受“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,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。”的惋惜;身临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噎。”的送别场面。

如果说,唐诗是“京东大鼓”,宋词则是“江南丝竹”,而元曲则是以羌笛为伴音、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浅吟低唱。它融合了大俗和大雅,以一种自然之态,让人欲声又忍,一唱三叹。

王国维先生说:“元曲之佳处何在?一言以蔽之,曰:自然而已矣。古今之大文学,无不以自然胜,而莫著与元曲。”

在元曲的发展史上,有四个人熠熠生辉,他们便是元曲四大家:关汉卿、白朴、郑光祖、马致远。他们用口语俚词抒写自己的人生感受.......

唐宋经济的繁荣发展,推动了社会的进步,元曲的广泛流传,更是丰富了普通百姓的娱乐生活,到了明清,小说、戏曲等俗文学的地位不断提高,各类创作呈现百花争妍、全面繁荣的局面。其中小说的勃兴最为引人注目,特别是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,对中国文学做出了最为宝贵的贡献。

这一时期的小说大都采用半白话文,语言通俗易懂,其中的代表作当推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这四部巨著。四大名著继承载着无数文化精华,在浩瀚如烟的古典小说领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,任沧海桑田如何变幻,其伟岸身姿始终不被湮灭。不论是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维深度上,它们都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,是悠悠中国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一笔。

中国文学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她包蕴着无比丰厚的思想情感,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方式。她是艺术的殿堂,也是精神的家园。学习、体悟文学之精华,既让我们与百年、千年前的先人心灵沟通,也会是现实人生世界的精神升华。言志怡情,可兴可观,可群可怨。生活中不能没有诗,她并不在远方,就在我们生命的此时。

鲁迅有言:“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,于天上看见深渊,于眼中看见无所有,于无所希望中得救。”,坚信吧,希望永不泯灭,温暖永行人间!中国人民定会战胜这场战役,等到返校之时,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!我在育华,等你......



撰稿、图片:初一年级语文组

审核:周黎霞



学校投诉电话:0310-7086007

教育局监督举报电话:0310-6269949

地址:邯郸市滏东北大街379号 邮编:056004

版权所有:邯郸市育华中学 备案号:冀ICP备14024175号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0916号